2003年,央企在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后加速重组。与此同时,中国建材总院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2004年底,中国建材总院与中国建材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也成为首家进入大型企业集团的中央科研院所。2005年底,中国建材集团整合旗下 13 家科研院所,组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整合后的中国建材总院拥有科技人员 3000 余名,资产总额达22亿元,成为一个科技与企业结合的大平台,成为建材行业的科技研发航母。这样的两次重组,不同于科研院所转制发展的两种传统模式,既不是科研院所直接转制为企业独立经营,也不是科研院所直接进入产业集团成为其科研中心。中国建材院一方面得以迅速回归行业主流,与集团内外企业逐步建立起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也迅速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在科研立项方面提出了一些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项目并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中国建材院在行业技术研发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与关键作用。国务委员陈至立称总院的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技术创新体系”以及较能发挥技术创新作用的一种崭新模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称之为“转制院所发展的第三种模式”。
“重组”后的中国建材总院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和资源的有效集成,拥有了中国建材集团的产业平台、资源优势和影响力,时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为总院的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六大平台”战略定位,他认为重组后的总院应该是国家级建材与新材料重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平台、建材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服务平台、建材与新材料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平台、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建材行业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平台,以及国际建材与新材料学术和技术的交流平台。“六大平台”的战略定位成为总院重组十五年来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指引。在中国建材集团“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穿透下,中国建材总院提出“科技领先,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以及“整合科技资源,引领科技进步;致力节能环保,服务国防军工;发展科技产业,促进成果转化”的三十六字发展方针,确定了“科研开发、科技产业、检验认证、工程服务”的四大大业务板块,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转型发展,开启了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一)着力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全力探索适应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管理新思路。按照科技企业要求,总院根据“权责对等、管理到位、行权流畅、人员精简”的原则,重新构建市场化管理体系。一是面向市场要求,重新调整、转变职能部门功能定位,切实发挥作用;二是设立财会核算中心,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增强宏观调控力度,扭转了经营管理的被动局面;三是实施管理人员全员重新竞聘上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建设内控体系,提高管理效率。针对不同业务板块,总院打破以往经济指标或者科研指标“一刀切”做法,推进市场化分类考核管理,对科研开发板块企业赋予科研的绩效评价相当比重,对科技产业与检验认证板块的企业加大经济定量指标比重,对后勤系统企业加大物业服务和条件保障等指标比重,引导各单位根据业务特点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3.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风险控制能力
总院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内审管理与强化投资管理,强化市场化风险管控机制。(1)分步实施“由点到面”及“由面带点”的循环,逐步构建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2)结合战略规划与业务特点,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建立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独立内审机制,完善企业监督机制。(4)加强投资管理,完成了历史上遗留的长期投资清理和帐销案存资产的清理,最大限度争取经济效益。
(二)着力发挥建材行业“中央研究院”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国家级建材与新材料重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平台”。
总院组织参加各部委的多项国家科技规划和行业战略发展课题的研究。重组以来,获得国有资本金12.4亿元,建设了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材集团节能减排研发与示范基地等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开发基地,形成了多领域、多形式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获批国家“973”、“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防工程等科研计划近600项,授权专利1800项,国际标准和国际专利实现零突破,累计发布国际标准12项,研发出一大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神舟飞船、嫦娥工程、北斗工程、大坝工程、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奥运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成为展示国家、行业、集团科技实力的重要窗口。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成奠基仪式
(三)着力促进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心致力“建材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服务平台”。
总院围绕特种水泥、新型房屋、绿色建材、PM2.5 治理、建材装备等行业基础、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与创新,在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强化应用成果引领和服务行业科技发展。面对 WTO 挑战,整合中国建材今天检验认证资源,成功打造国内首家集检验认证一体化的国有上市公司——国检集团,有力支撑了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四)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建材与新材料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平台”。总院探索出了将分散经营方式组建成集研究-开发-制造-工程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型模式,以瑞泰科技、合肥院、中岩科技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建立科技产业园,实现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输出。培育了国内首家耐火材料上市公司——瑞泰科技,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耐火材料综合服务商之一。合肥院积极打造中国建材(合肥)技术中心与智能制造产业园于一体的智造业示范基地、技术中心的产业转化基地,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五)着力提升集团所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发挥“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依托总院成立的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按照“突出主业、院企结合、优势互补、强化推广、服务产业、服务行业”原则,由院所协助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集团企业提供水泥研发与生产、玻璃制造以及安全生产培训等技术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平台。初步形成东北、华东、华中、华北等地区产研合作项目“布点”战略,带动企业科技投入数亿元。多种形式的产研结合,有效促进了集团产业结构优化,被授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六)着力提升行业科技人员素质与水平,全面建设“建材行业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平台”。总院以提升行业科技人员素质与水平为已任,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承担商务部主办的多期对外援助培训项目和国家人社部主办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计划》培训项目,每年组织建材企业生产、科研、质检、安全、环保等培训达一千多人次。总院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博士、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水平教研作用,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外派访问学者,举办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训班、论文博士班、MBA研修班等具体举措,为建材行业培养了高水平的各类人才梯队,成为建材业名副其实的科技人才摇篮。
(七)着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构建“国际建材与新材料学术和技术的交流平台”。总院致力于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获批科技部“绿色建材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和“建筑与材料检验认证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与联合研究,聘请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主持成立了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联合会“环境与荷载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测试方法(RILEM TC-TDC)”技术委员会,创办发行《可持续发展水泥基材料》国际学术刊物。成功组织承办了水泥与混凝土、耐火材料、玻璃深加工(GPD China)、无机材料测试与评价技术等领域的多个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会;总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署,设立亚洲水泥与混凝土研究院;并代表中国成功申办并主办2015年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有力提高了我国建材科技界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八)着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总院党委政治引领作用。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总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把握工作主动权,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抢抓机遇中,获得新发展、新飞跃。一是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总院党委切实落实“一岗双责”,“三重一大”管理制度,突出强化“四个意识”,完善了总院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多年来总院党委加强政治建设和自身建设,以“四三二”学习模式抓实中心组学习,形成了总院党委、直管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个层次的中心组学习模式。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把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委、经理层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把党委研究讨论作为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二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打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化基本制度建设,形成总院《基层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等三项制度一个模板,推进实施“定标明责-自查对标-考核达标”的党建管理模式,抓紧抓实基层支部政治生活。创新选择典型支部,以点带面,上下协同。坚定不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培养具有政治家+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大力推进总院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突出总院特色人才队伍建设的精准化和实效性,强化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2018年6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合影三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促进总院高质量发展。总院自上世纪末改制转企以来,总院党委一直围绕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中心工作,主持制定总院发展战略规划,以学促行,知行合一,党建经营“两手抓”,着力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指导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以政治建设保障总院高质量发展。从总院“十五”至“十三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来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达到行业良好以上水平,经济实力和效益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快速发展。近年来,总院党委开展了”三讲”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强化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总院党委举办“十四五”战略发展研讨会,全面分析新时代发展形势,听取总院及所属企业汇报“十四五”规划构想,开门见智、集思众智、广纳贤智,为总院“十四五”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推动总院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促进高质量的发展。十五年来,在国资委、国家各部委及行业协会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会的战略引领下,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总院以服务国家、行业发展为己任,秉承“科技领先、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六大平台”战略定位,明确四大主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大胆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开发体系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型等改革措施,实现科研开发把牢行业制高点、科技产业进入资本市场、检验认证创新商业模式、工程服务成为国家建材的新名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建材行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